漳州优化末端处置 垃圾变废为宝
日期:2025-06-10
中控室内★★■★,巨大的电子屏幕可观看垃圾从进厂到完成处置的全流程◆■◆。1名操作人员通过使用自动燃烧控制系统便可同时管理3台垃圾焚烧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会对锅炉燃烧工况、环保耗材投料及污染物排放等数据进行分析,自动感知并调整燃烧空气分配★■■■◆、垃圾焚烧速度■◆★★◆★、垃圾层厚等参数,以实现燃烧状态控制。”黄赣闽说。
“热蒸汽外供除了给我们自身带来经济效益外■◆★★■★,还将助力当地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和散煤的使用◆■■,推动地方能源结构优化◆◆■★,减少碳排放◆■◆,助力绿色发展。◆★”瀚蓝(漳州)固废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宝介绍,公司从2022年底开启资源高效利用新模式,不仅将蒸汽用于发电,还供应周边企业生产所需。目前■◆★,已实现日供应蒸汽1900多吨★■◆◆★★,2024年累计蒸汽创收近1亿元。
“垃圾焚烧发电既能提供能源★■■◆,又环保高效。”漳州市城管局环卫中心固废科科长韩海林介绍,以前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面临着长期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极易产生垃圾渗滤液污染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无法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再生价值。近年来,漳州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先后建成蒲姜岭、漳浦、常山■◆、华安■◆■◆■、平和5座区域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构建“东西南北中”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改变过去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方式单一、传统的状况。
“垃圾运输是末端处置的第一环◆★◆■★★,我们要求所有垃圾运输车辆配备密闭装置,从源头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通过垃圾收集、运输★◆、焚烧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管,确保零污染、零隐患■★◆★。★■★◆★”吴杰忠一语道出监管的目的。作为驻厂专员,他日常要进厂服务,对厂区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状况、污染物排放数据等进行全方位检查■◆◆★★。
一辆辆封闭垃圾清运车通过专用通道进入卸料大厅,将生活垃圾通过卸料平台倒入垃圾池中。垃圾吊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巨型抓斗★■◆,将垃圾池中的垃圾抓起后投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发电在漳州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经历“重重关卡◆■”最终变成电能传输到千家万户◆■★◆★。
漳州在发力生活垃圾处理末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注重监管体系的完善。通过“技术驻厂+远程智能化◆★”监管,构建全覆盖、无死角■★★◆■★、全天候的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垃圾焚烧发电管理水平,确保焚烧发电过程安全高效■◆。
每天,一辆辆垃圾收集车将从主城区收集的垃圾运往西部生活垃圾生态流转中心,经过压缩处理后,被运往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置。这些垃圾有的变成电■■◆■,点亮城市的灯盏;有的变成蒸汽,为企业生产提供能源保障;还有的变成建筑材料投入到市政工程中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环卫行业数字化监管转型,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垃圾处置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更多环卫力量。■◆★”漳州市城管局环卫中心主任柯冰冰表示。
此外,垃圾储坑产生的渗滤液约占垃圾总量的15%~18%★◆★,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消化、超滤、纳滤等工艺处理达标后,作为全厂生产用水◆■■◆,实现污水“零排放”◆★。垃圾池产生的臭气抽送至焚烧炉内焚烧,保证臭气不外溢■◆,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驱车前往位于华安县丰山镇的瀚蓝(漳州)固废处理有限公司,远远便看见一条银白色管道穿梭于厂区之间,那是将焚烧产生的蒸汽输送至附近企业的管道。
此外◆◆■◆■◆,漳州市城管局环卫中心还组织第三方监管单位长期派驻技术团队,采取★◆★“固定路线巡检+交叉覆盖巡检”的方式★◆★■,通过多次数、多人员◆◆◆、多视角,有效消除监管盲区,确保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符合环保、安全标准。今年以来■◆★,通过巡检共发现问题130处◆★■,已完成整改116处。
不在厂的时候,吴杰忠则通过智能在线监管平台,实时掌握厂区动态★■◆★,确保监管无缝衔接■◆★■■。“监管平台在电脑端和手机端上都可以使用,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进行线上巡检◆◆,发现问题及时线上反馈,限期整改,形成管理闭环★★■◆★。”他说◆★■★■。
近年来,除了发力垃圾焚烧发电外,漳州还建成厨余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置厂等★★★■,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大件垃圾处置■◆■◆■、焚烧飞灰填埋项目为代表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已基本形成。
3月16日上午◆◆■■◆,市城管局环卫中心工作人员吴杰忠走进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与技术团队人员一同开展巡查。他们从垃圾运输车进入厂区开始到焚烧车间★◆◆,仔细查看运输车辆密闭情况、厂区作业环境、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等。
在漳州市厨余(餐厨)垃圾处理厂车间内,机器轰鸣,餐厨垃圾经过破碎、挤压、厌氧发酵等多道工序,最终转化为沼气发电、工业油脂◆■■★。据悉,2024年厨余(餐厨)垃圾处置量约2★◆.6万吨■★,提取毛油约754吨,沼气产量约157万立方米,总发电量约120万千瓦时,产生经济效益约573万元。
该平台是漳州在福建率先建立的适用于垃圾处置终端智能化监管平台,分垃圾焚烧监管平台、厨余(餐厨)垃圾处理监管平台和垃圾填埋场监管平台等三大板块■◆■◆。通过物联网(IOT)、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和高清摄像头,可对垃圾处理量、入炉焚烧量、运行工况、环保数据、环保耗材、排放物等关键环节实施全天候、立体式监测并自动识别未佩戴安全帽、违规吸烟等行为■★◆◆★,实现从★■◆■★“被动发现”向“主动预警”转变。2023年该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环卫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案例。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仍大部分依赖填埋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垃圾资源化的全流程推进★★■◆◆。王玉宝表示,目前瀚蓝已积极投身于飞灰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发工作◆★。
末端处置★★★◆■◆,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关键★★■■■★。近年来★◆■★★★,漳州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已建成东、西★■◆■◆、南、北、中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1座厨余(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均可处置生活垃圾6600吨、厨余(餐厨)垃圾100吨★◆◆■★,实现了全市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
焚烧产生的炉渣,在这些“垃圾处理大师”的眼中也是宝。“焚烧后的炉渣约占垃圾总量的33%~35%★◆◆★◆★,经筛选等技术处理,不仅可以提取铁、铝等金属进行再利用,还能二次加工制成再生砖等建筑材料◆■◆,用于市政道路施工等。◆◆”王玉宝表示,目前全厂日处理1000吨生活垃圾,每日可回收利用炉渣约350吨。
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负责人黄赣闽介绍,垃圾入池后需经过5至7天的发酵■◆◆,才可进炉焚烧■■★■★。垃圾在焚烧炉内燃烧产生热能,用于推动汽轮发电机进行发电■★■■,电流再经过变压器升压后并入电网★■。而焚烧炉中燃烧垃圾的温度高达850℃以上,可以有效控制二噁英的生成,做到达标排放■★★。
作为漳州最大的垃圾处理设施◆■★■★◆,目前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承担着全市每日1800吨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和能源回收利用任务。2024年处理垃圾量67万吨◆■■■◆,年发电量2.6亿千瓦时,减排效益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600亩。